新闻动态

元宝凌晨重大升级 腾讯做了回AI“端水大师”

作者/IT时报记者郝俊慧

编辑/郝俊慧孙妍

半个多月里,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跑了两次上海,“AI大模型正跨过产业化落地的门槛,站上普及应用的全新节点,在与几家企业深度沟通后,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于增长的信心在显著回升”。

春节刮起的这股“DeepSeek飓风”,是AI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质变,而人工智能产值超过4500亿的上海,在智能芯片、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云计算、自动驾驶、AI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

由此不难理解,3月19日,腾讯为何将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城市峰会首站落地上海(以下简称上海峰会),“长三角是腾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阵地。”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在大会上如是表示。

上海峰会上,汤道生详细解读了腾讯最新的AI大模型战略: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模型的全链路自研,另一方面,积极拥抱先进开源模型。做好“端水大师”的背后,一方面是腾讯长期以来坚持技术普惠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腾讯在用户与产业多端的场景与生态优势,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日盘后,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在拿出全年营收6603亿元的“最佳成绩”之外,腾讯正显著加大投入,迈入AI驱动的新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腾讯全年资本开支达767.6亿元,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达706.9亿元,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3403亿元。

3月26日凌晨,腾讯元宝迎来重大更新,同时接入两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型“腾讯混元T1”正式版和DeepSeekV3-0324最新版,形成“混元+DeepSeek”的“双模”结构。

“打造好用的AI”

春节以后,动作最多的AIApp恐怕是腾讯元宝。

2月,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上线混元T1推理模型,双模型均支持深度思考和快思考,并支持理解图片、读微信文件等功能。随后,腾讯开始疯狂为元宝投流,甚至启用了最为传统的广告方式——刷墙。

凭借高投入的算力支撑和广告投放,截至3月19日腾讯发布财报,腾讯元宝的日活跃用户数在2月至3月增长超20倍,过去35天,腾讯元宝的电脑、手机双端共发布30次版本更新,稳居AppStore免费榜前五。

“大模型是AI应用的核心,但好的模型还需要搭配实用的场景、权威的内容来源、稳定的算力服务,才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可靠的AI服务。”汤道生如此解释元宝的飙升。

“打造好用的AI”,是腾讯AI战略的核心。随着DeepSeek的开源与深度思考的突破,AI大模型正跨过产业化落地的门槛,站上普及应用的新节点。

腾讯是“拥抱DeepSeek”最激进的互联网大厂。春节以来,腾讯旗下系列产品密集接入外部模型DeepSeek-R1:先是腾讯云实现一键部署接入,随后ima、元宝、腾讯文档相继接入,紧接着微信开始小范围测试。此外,QQ浏览器、腾讯地图、QQ音乐、腾讯理财通、搜狗浏览器等也纷纷宣布全面部署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R1模型,进一步扩大了AI服务的覆盖范围。

得益于腾讯云智算强大的算力支撑与海量的运维经验,用户不仅在使用这些应用的AI服务时流畅“不卡顿”,而且在腾讯生态中逐步打通能力,比如元宝利用了全网最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以及强大的“联网搜索”能力,确保了检索和生成结果的质量和时效性,最近,又与腾讯文档打通,用户可以直接上传腾讯文档到元宝,也能一键导出对话到腾讯文档。

在此过程中,腾讯自研混元大模型也迅速完成了市场教育。同样擅长完成复杂任务、深度推理的混元T1模型不仅在腾讯生态中与DeepSeek-R1“同台”,主打快思考的模型混元TurboS近日也已上线,可在大多数通用任务中提供“秒级响应”,是另一种不同于DeepSeek的AI体验。

“没有一个大模型可以包打天下”

腾讯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开放基因与强大的连接能力,尤其当新变革出现时,在开放协同的生态模式上,腾讯总是跑得最坚决。

2024年以来,腾讯开启了全域业务加速融合AI技术的进程。基于“自研+开源”的多模型策略,除了落地全生态TOC产品,同时通过灵活的多模型方案,为企业用户提供从算力到模型部署、产业落地的全链路支持,帮助企业结合自身场景与数据,训练自己的行业大模型。

在上海峰会现场,《IT时报》记者看到,腾讯云TI平台能够一站式完成混元、DeepSeek、Llama等主流模型的精调与推理,覆盖数据获取、处理、模型训练、评估、部署到应用的全流程,数据标注成本下降70%,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0%。

然而,如果以“好用的AI”为标准,面对需求更为复杂,对幻觉率容忍度更低的产业互联网用户,腾讯双轮驱动的AI战略又该如何满足呢?

“每个大模型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任何一个可能都无法完全处理客户内部复杂的应用场景。”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沪闽区域总经理顾伟以深圳宝安区政务大模型升级为例,阐释了腾讯AI战略的具体落地举措。

宝安大模型落地政务应用并非始于今年,以往受限于部署成本和模型泛化能力,尽管回答的严谨性和准确性都很高,但总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当腾讯的混元和DeepSeek接入之后,顾伟发现,三个大模型各司其职,混元在知识检索、向量化和多模态方面能力很强,而DeepSeek则更擅长深度思考,加上原有大模型,AI上岗后面对的场景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给到用户效果最佳的答案。

不过,“大模型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产业场景实际问题,AI要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要借助工程化的能力。”李强表示,针对企业客户高稳定、灵活适配等多样化需求,腾讯云的“腾讯混元+开源模型”多模型行业应用方案,基于腾讯HCC高性能计算集群、IHN智能高性能网络、向量数据库、容器等智算套件,可以助力用户开始从传统城市治理及政务应用模式向模型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一位腾讯现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面对更为复杂的企业级需求,实施团队需首先对需求进行细致拆解,随后根据各类大模型的特性与优势,精准匹配相应的业务流程,“比如一个简单的汽车维修流程图,拆解后可能需要三个模型在多个环节做到协同优化”。

目前,多模方案已帮助深圳宝安政务、深圳医保、上海徐汇城运中心、上海文广集团、深圳大学、瑞金医院、上海医药、荣耀、重庆农商银行等企业和组织创新提效,在政务、零售、金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传媒等30多个行业落地。

排版/季嘉颖

图片/IT时报腾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